生鮮電商:壁壘下的“剩宴”與“盛宴”
商業新知 2019-05-08

生鮮電商:壁壘下的“剩宴”與“盛宴”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既有大存量,也有大增量,這給予了生鮮電商一個萬億級別的賽道。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萬億元,其中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103.2億元,較2017年(1402.8億元)增長49.93%。儘管如此,被稱為“最後一片電商藍海”的生鮮電商,卻長期存有1%的低概率盈利之痛。
一方面,前期的生鮮電商正處於摸索階段,商業模式尚不清晰。但互聯網思維下的入局者卻將先入優勢作為主要衡量因素,不理性的佈局導致行業前期發展不順暢。
資本的扶持很大層面上促進了行業的進步,但部分生鮮電商平臺為搶佔市場,採取“燒錢”策略盲目擴張,最後因資金鏈斷裂,集體陷入虧損、倒閉的困境中,其中不乏美味七七、壹桌網、社區001、後廚網、青年菜君、許鮮等眾多生鮮平臺。
於是,資本開始回歸理性,謹慎投資。因此出現了眾人在2015年時還在高聲呐喊“生鮮電商風口已至”,轉眼卻在2016年喊出“集體陷入寒冬”的口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2016年,88%的生鮮電商平臺都處於虧損之態,僅有1%實現了盈利。

另一方面,生鮮業不同於其他電商業,對供應鏈要求非常高,前期投入成本大,高壓下也形成了“折戟者常有,而突圍者不常有”的行業格局。
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是令資本的耐心值被消磨,無力支撐的電商平臺將難以維持;二是內部管理矛盾會造成各環節斷層,企業運營將難以同步有效進行。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為什麼生鮮電商難做。
基於這些壁壘的存在,導致萬億級別的生鮮電商市場至今都尚未出現超級獨角獸,成為被“剩下”的一片電商藍海。而生鮮電商作為最後一個具備誕生超級獨角獸的垂直賽道,自然也成為眾玩家的“盛宴”之地。

生鮮大戰剛上岸的“幸運兒”又陷入盈利難的悖論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及各公司官方新聞,每日優鮮於2016 年7 月宣佈北京區域盈利,生鮮O2O 電商多點於2017 年3 月宣佈其1月在北京實現盈利,其他包括易果生鮮、中糧我買網等生鮮電商均仍處於虧損中。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幾類活下來的創業平臺目前又有哪些問題呢?

一類以易果生鮮、順豐優選等為代表的B2C大倉發貨模式冷鏈成本高配送時間長,盈利難度大
基於生鮮產品冷藏要求高、保質期短、易損耗的特徵,這類資金實力較為雄厚如易果生鮮、中糧我買網、順豐優選等摒棄了物流地點分散、配送時間不穩定等帶來體驗不佳的協力廠商冷鏈物流,採取的是自建冷鏈模式。這樣雖然提高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然而這也帶來兩大問題。

一是在採購、儲存、配送等環節全程使用冷鏈以提高客戶滿意度導致其成本始終高居不下。而為了盡可能平衡高額的冷鏈配送成本,生鮮電商必須提高其客單價,因此大倉發貨模式下的生鮮電商經營的品類往往以中高端為主,且免郵起步價普遍較高,只能滿足中層以上的消費者,而不能輻射到大部分的普通消費者。

二是全程冷鏈模式下的另一大缺陷則在於配送時間過長,消費者對生鮮的即時性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根據這類生鮮電商的送達時間的統計資料,我們發現其送達時間普遍以次,日達為主。生鮮作為一種消費計劃性弱、即時性消費性強的商品,過長的配送時間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消費者選擇生鮮電商的意願,從而也就降低了使用者粘性和消費頻率。

可以看到雖然這類模式雖然保證了行業效率和生鮮品質,但是並不不符合大部分人群的生鮮消費習慣並且客單價太高消費人群有限,因此盈利能力自然難以提升。
當一個市場跑馬圈地結束的時候,就是要進入到真正的創業後紅利時代。也就是投機、風口的機會不多了,到了這個階段開始進入到拼工匠精神的時代。如果說上個時代解決的是有和無的問題,這個時代解決的則是好和壞的問題。

1、客單價高單品類,塑造品牌提升附加值。
中國很多生鮮一般是以“產地品牌”被消費者認知,比如“陝西蘋果”、“海南香蕉”等等。由於各地生產的生鮮良莠不齊,供應鏈廠商沒有做標準化的品控和篩選,因此,無論在電商平臺還是傳統生鮮店裡買都無法保證口味和品質的穩定,也因此很難做出獨立的品牌。
根據這個市場特徵,創業者可以全供應鏈服務,從向B端電商供貨切入,挑選和把控生鮮品質,做每個生鮮的獨立品牌。從採購到終端的供應鏈模式來改善生鮮品質的穩定性問題。從而打造出更多單個品類的品牌價值。

2、針對細分領域特定人群的生鮮標準而制定與輸出
未來消費升級,將會出現更多品質生活的消費場景。從這些場景切入,提供這些場景所需要的特定的產品屬性和形式。例如可以瞄準了母嬰群體,做高營養、無污染或是營養搭配的生鮮場景化服務;又或是健身群體,提供健身直接食用蔬菜搭配或是身體機能需要品類選擇、品控等切入。在場景下,“和消費者溝通”能夠被高效實現的,從而培養固定客戶群體,提高使用者粘性和場景使用率。

3、專門做生鮮品控和挑選專業平臺
首先生鮮的營養和口味都沒有標準和評測,這一部分可以依靠技術開發,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品質升級服務。一方面,“好”是一個難以量化的概念,而食品品類的“好”涉及到的標準更是多樣,從而進行後續的品類拓展和理順供應鏈。這類一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影響力去“賣貨”,打造個人或是平臺品牌。
另一方面,當口味或是營養成分可以憑藉一定程度去技術化後,對倒推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是有輔助作用的,促進了農業升級。

4、針對B端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
將餐飲商和食品工廠和農場連接起來,通過冷鏈的方式,將半成品食品直接運送到大型餐廳。這樣既精簡了供應鏈流程,更容易保證食品運送過程中的溫度等要求,從而降低損耗,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
隨著超市、餐廳等規模化、品質化的終端管道的發展,這種B2B基地直采等新型流通方式也將越來越流行。基地直采一般由公司指導農戶進行種植規範管理,並優先優質供應。
 
上一頁
熱門文章
打造AI ChatGPT個人超級特別助理線上課 (原價16800,新年超值特價2980)
錦上添花您值得擁有|富中之富探索之旅第3期線上訓練營!
財富羅盤體驗復盤-發現、修正、行動
參加“財富羅盤遊戲”體驗真實人生
idea點子農場/三資投資模式
【人間福報專欄】林偉賢 像海洋般豐富的教育家
最新文章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0422)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0421)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0420)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0418)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0415)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0414)
BROWSING HISTORY
瀏覽過的商品
TOP